|
啄木鸟是英雄鸟。古往今来它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和关爱。 啄木鸟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好汉。它爱树木爱得赤胆忠心,义无反顾;它恨蛀虫,恨得咬牙切齿、怒火中烧。所以,它以治病救"树"为已任,自觉自愿地充当起森林医生。啄木鸟像一位勇猛的剑客,它全副武装,那只如凿子般的利嘴是用于凿开蛀虫的洞穴,那只尖而有力的爪用来抓住树干,那只又粗又硬的尾巴用来支撑身体,那只灵敏的耳朵,用来探听蛀虫的位置。蛀虫遇到啄木鸟,那就是末日来临。啄木鸟铁面无私,不管蛀虫是什么颜色、什么身份、什么名堂、有无背景、有无后台,一律不留情面,就地正法。从这一意义上讲,啄木鸟是动物界中最坚持原则、最公正的法官。 啄木鸟是一种勤奋不怕吃苦的动物。它每天飞行于有树的地方,不辞辛劳,探寻着蛀虫的位置。据科学家观察,啄木鸟每天啄树五百次以上,对于这么大的工作量,啄木鸟从不觉得累。按说,许多昆虫都能在树外轻易捉到,然而,啄木鸟却从不干投机取巧、不劳而获之事。它认为,只有通过自己辛勤劳作搞到的食物,吃起来才有滋有味,才是真正香甜可口的。因而,在漫长的生活中,啄木鸟总是能坚守自己的原则,即使饿死,它也不放弃原则,原则高于生命。因而可以说,啄木鸟是动物界意志最坚强的动物。这一高尚品德,足令我们肃然起敬。 啄木鸟功勋卓著,享有盛誉,然而啄木鸟却从不张扬自己、炫耀自己,它很少鸣叫,它习惯于默默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。在啄木鸟看来,做好事利人也利己。比如给树看病,自己为大树治好了病,同时得到了自己喜爱的食物,啄木鸟做好事已经习以为常,而这种平常的行为昭示着一种伟大的精神。 令人遗憾的是,大树并不感激啄木鸟,有时还恨啄木鸟。在大树看来,啄木鸟在捉蛀虫的时候啄伤了自己的面皮。梆梆的啄木声打忧了自己的安静,最为反感的是,由于啄木鸟的光顾,使其它树知道自己是棵病树,在面子上受到损害。啄木鸟在捉虫子时用心专注动作有力,使树觉得自己身心健康受到啄木鸟的损害。树认为啄木鸟捉虫子那全是为了自己,自己吃饱了还得了个森林医生的美称,名利双收,好事都让啄木鸟占去了。因而大树非常痛恨啄木鸟。我曾读过一首杂文诗,名曰《奇观》:"有啄木鸟飞来,树,紧张得每只手都举起枪。"这首诗虽短,但令人拍案叫绝。对大树的恩将仇报,啄木鸟一概不予理睬,它总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,做自己应该做的事。 啄木鸟有利嘴、尖爪、硬尾,长相普通,它从来不懂献媚,也不想献媚。而喜鹊却善于站在树的枝头上为大树唱赞歌,唱得大树舒舒服服、心花怒放,大树把喜鹊视为知已,当作最为尊贵的朋友,它认为只有喜鹊最了解自己,最懂自己的心,自己的心与喜鹊的心是相通的。因而每当喜鹊给大树唱赞歌的时候,大树就喜笑颜开,敞开胸膛欢迎。而对啄木鸟,大树常常是横挑鼻子竖挑眼,推三阻四,视啄木鸟为仇敌。 我觉得,啄木鸟很像杂文家,杂文家也很像啄木鸟。当然这只是从两者品行、处境角度而言的。其实,杂文家只不过有一只不屈的笔而已,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、丑事、坏事、蠢事、脏事就忍不住呐喊一两声罢了。事实上,杂文家的本事不及啄木鸟,杂文家看到蛀虫,那只是干着急没办法。因为杂文家的笔不代表法律,从这一点讲,杂文家的笔远远不如啄木鸟的嘴尖利、有用,手也远远不如啄木鸟的有力好使,而尾巴只能夹起来(由于夹得太紧以至于看不见了),这与啄木鸟的硬尾巴更无法相提并论了。然而,杂文家的风骨与精神和啄木鸟是不分伯仲的,这是杂文家可引以自豪之处。 说啄木鸟是一种益鸟不错,不过这样未免太简单化了。实际上,它是一种正义之鸟,坚韧之鸟,不屈之鸟、高尚之鸟、勇敢之鸟,它在动物界独树一帜,不同凡响。
|
|
鲨鱼是海洋中的霸王。它身体似纺锤形,稍扁,鳞为盾状,胸、腹鳍大,尾鳍发达,性凶猛,行动敏捷,捕食其它鱼类。 大千世界,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极其有趣的辩证关系。鲨鱼有多种优势:强健的身体、锋利的牙齿、敏感的神经、敏捷的身手。而这多种本事的形成却与它缺少东西有关。鲨鱼与其它鱼类相比,少了鱼鳔。鱼鳔对于鱼来讲是很重要的,当鱼想上浮时,它就将鱼鳔充满气体,当鱼想下潜时,它就放出鱼鳔中的气体使其变小,这样,鱼就靠鱼鳔来进行上浮和下潜,极为灵活。而鲨鱼却恰恰没有鱼鳔。没有鱼鳔的鲨鱼只能靠不停地游动才能保证身体不至于沉入水底。因而,不停地运动就是鲨鱼的生存状态,不运动,鲨鱼就有性命之忧。正是靠 不停地运动,使鲨鱼的体魄保持了强健,强健的体魄使鲨鱼成了鱼类中的强者。 从这里不难看出,鲨鱼之所以成为霸主,是因为它有压力,说白了,鲨鱼的本事是逼出来的。 由此我想起来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这个动物界的规律。某地曾设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,里面养了大量的鹿。可令人头痛的是,在这平静保险的生活中,鹿的生长、繁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。鹿多病且生育率下降,整个鹿群萎靡不振,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,这一 问题令饲养员们百思不得其解。后来,有生物学家建议养殖人员在保护区放入一些狼,大家一开始觉得此办法不妥,但因为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,于是决定试一试。结果,奇迹发生了,鹿群在狼的追逐下每天都在奔跑,有弱者不时被狼吃掉,一段时间过去了,鹿群的精神面貌大变,鹿一个个精神抖擞,且体质良好,很少有患病者;鹿群生育率明显上升,鹿群的成员不断增加。在压力之下的鹿群,展现出勃勃生机。 由此看来,压力使鲨鱼成为勇士,对鹿群而言,压力是种族繁荣的重要因素。 古语云: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鲨鱼没有鱼鳔,是鲨鱼的不幸,因为鲨鱼面对的是:一旦停下来,就可能葬身大海,然而,这种不幸却转化为万幸,鲨鱼面对现实,不停地与命运抗争,变压力为动力,不仅弥补了自身的缺欠,而且一举成为鱼类的强者,所向无敌。 从一定程度上讲,完美并不一定是好事。假如鲨鱼一开始拥有鱼鳔,它就没有必要不断地游下去。那么完全可能像其它鱼那样,悠闲自在地在水中或停歇、或漫步,而这种生活方式很可能使鲨鱼成为一种平庸的鱼,永无出头之日。 事实上,那么多有鱼鳔的鱼都不是鲨鱼的对手。那些鱼过度地依赖于鱼鳔,因而产生了极为可怕的惰性,而这种惰性足以使它们丧失拚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意志。长此以往,用进废退,过多的依赖性、过多的惰性影响了它们的发展,从而使他们一步步地沦为弱者。 鲨鱼的成功经验给人以极大的启示。人类拥有诸多的幸福和方便,先进的科学技术足以使人过上饭来张口、衣来伸手的安逸生活。然而,人的体魄呢?人的精神呢?人的斗志呢? 应该说,安逸幸福的生活是人类所追求的东西,但这种东西会不会有负作用呢?人类会不会因为过于安逸而退化,将来我们会不会变成弱不禁风、不堪一击的“豆腐渣”,人类会不会在生物界的竞争中落伍。 鲨鱼,应该令人类警醒。
|
| ||
版权所有:啄木鸟杂志社 社 址:北京市方庄芳星园三区15号楼 邮政编码:100078 联系电话:(010)83901311/12 83901923 |